12扬木之长
据说如果使用树龄千年的丝柏的话,建筑物会有千年。法隆寺还留有千百年前的建筑物,飞鸟时代的木匠们将致力于树木和建筑的心传达给了现在的我们。如果不看穿树木的强度和癖好的话,就无法建造结实的建筑物。在代代栋梁流传下来的口传中,了解了现代建筑遗忘的树木的心,用树木和皮肤互相接触的工匠的智慧似乎还在继续生存着。
有句话叫“不买树就买山”。教义是用在同一座山上生长的树建造一座塔,建造一座堂。木曾的树和奈良、四国等地的树不一起使用。因为即使是同一种类的树,如果环境发生变化的话,性质也会有微妙的不同,其性格的差异不久会导致建筑物的产生和应变。不是单纯作为建筑材料之一看树,而是在深山中被雨风吹着呼吸的有生命的树,如果不能看清木材的话,就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木匠和栋梁。另一方面,也有人说“要了解树木就要了解泥土”。
砍树也有时期。被称为“木6竹8”,据说旧历6月砍树,8月砍竹子比较好。6月是太阳历现在的8月,过了这个时期树为了越冬的准备在这个时候砍伐比较好。现在是充分吸取养分后再开始的时候了。据说8月是现在的10月,在黑暗的日子里砍伐。据说在月夜砍树的话会有虫子进入。
山岭的树很强,半山腰的树适度好。山谷的树很柔软。根据山的对面,北侧生长的树很柔软,所以做成了造材,在南侧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的树的材质非常坚硬,所以成为了柱子。
同样的树木,每一棵树都有着微妙的癖好。木匠们把这个癖好称为“木心”。不杀树木,活用树木的癖好和性质组合起来,第一次建造能忍受几百年风雪的建筑物的基本。这被称为“堂塔的木组是木的癖组”。总是在从同一方向吹风的地方长大的树,有着对抗那个风的工作的力量。利用这种癖好巧妙地组合起来,如果将右扭曲和左扭曲组合起来的话,部件之间就会组合起来结实。如果将右扭曲和右扭曲组合起来,那座塔在漫长的岁月里会向右扭曲。
*这篇文章摘自《竹中大工道具馆展示解说》。
参考资料
《斑鸠匠木匠三代》西冈常一、青山茂
“向树学习”西冈常一
《木匠道具的历史》松村贞次郎